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電影心得] 芝加哥- 拿下2003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一部歌舞劇


圖片來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59473/answer/52076481

歌舞劇小弟本身沒有接觸,在<芝加哥>之前唯一看過的另一部就是<紅磨仿>(Moulin Rouge).了所以底下難免會跟他做些比較。

在電影表現的手法上,最近(舞台劇)在賣座電影上大放異彩,就跟電腦特效一樣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吸引人注意,不過小弟常在想,就跟<芝加哥>裡面反諷媒體大眾的盲目一樣,在影片裡最後開槍的女人,媒體大眾"啪"的一聲就被她吸引走了,留下女主角站在那 , "Why? Why don't they take my picture? Why? " 會不會這種手法哪天會被新的影像藝術取代呢?

圖片來自:https://www.imdb.com/title/tt0299658/mediaviewer/rm2393217280

<芝加哥>的劇情是荒謬的,但是故事的進行在艷麗的舞台劇音樂、美腿之下,劇情的陳述就像是聆聽與欣賞一部歌舞片一樣。(廢話),不過跟<紅磨仿>不同的,<紅磨仿>主要角色的歌舞表演是很生理的,很現實的根劇情結合在一起,在<芝加哥>裡歌舞表演的部分卻是被用來抽象的表達一些女主角的想法或是一些劇情的陳述,在整部<芝加哥>中,除了凱薩琳麗塔瓊斯是飾演一個真正的舞者之外其他人都不是舞者,但是幾乎每個角色都有給他來上一曲。


圖片來自:https://www.imdb.com/title/tt0299658/mediaviewer/rm3736186880

影片中歌唱的部分只是導演用來表現劇情的另外一種手法,這裡就跟<紅磨仿>有很大的差別,打個比方:<紅磨仿>裡的腳色可以用一首歌來表達對摯愛的情意,這方法很明確也是很傳統的一種歌舞劇表現方式,而<芝加哥>裡的歌舞表演則是在敘述與陪襯劇情的發展,就跟李察吉爾最後的那一段踢踏舞一樣,在法庭上李察吉爾並沒有大跳一段踢踏舞,但是隨著踢踏舞的節奏越來越快也越能表示李察吉爾的自信與傲慢。


圖片來自:https://kickingthelens.files.wordpress.com/2013/09/screen-shot-2013-09-28-at-9-00-24-pm.png

談談導演,勞勃馬歇爾他根本不是一個專業的電影導演,但是他卻是一個道地的舞台劇編導,而且第一部電影就把歌舞劇電影的如此與眾不同,恩..至少跟<紅磨仿>不同!可見導演的功力有一定的程度,或許他想著 :"片子如過賣不好,我還可以回百老匯當我的舞台劇編導。"不過現在他可能要在兩個跑道上猶豫一下了。在我來說他就跟日本導演山崎貴一樣,Returner (港譯:武者回歸,台灣並無上映)的成功並沒把他推向殿堂級導演地位,反倒是讓他確立了自我的目標,馬歇爾現在可能也是這樣而埋頭在歌舞劇的創作吧?


整部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一些華利又累贅的中文翻譯,一些美妙帶有西方詩意的歌詞,硬是被翻譯者變成有東方美的四字成語,例如「大媽媽的互助互利」,或許原文句子真有這句成語的意思,不過我想馬歇爾要用的詞一定不是互助互利這句中國成語吧?該美化的粗語卻是完完整整的保留風貌甚至被更改,例如女主角一碰到不順心就咒罵 :"God Dam!" (該死!) 偉大的翻譯卻把他翻譯成「操!」?如果說翻譯是為了加深對白呈現出的語氣,那何不把女主角怒殺情夫之前的咒罵改成三字經的國罵(X你娘),這樣不是更有氣勢?更接近現實?翻譯者或許認為這種翻譯可以方便觀眾了解影片內容,但是卻破壞了片子應有的美感。雖然西方文化跟東方文化本來就有差異,不過我想應該可以幫觀眾保留一點想像的空間吧?


(這篇文章完成於2003年,當年有po在PTT電影版。這部電影到現在依然是經典,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呢!)